經省政府領導批準,現將《2020年推進全省服務業發展工作要點》予以印發,請認真組織實施。
湖北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
2020年3月31日
2020年推進全省服務業發展工作要點
2020年,推進全省服務業發展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以及在湖北省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建設中部服務業強省的戰略定位,圍繞建設和完善“兩基地兩中心兩區”(全國重要現代物流基地、全國重要研發設計基地、長江中游區域性金融中心、中部電子商務中心、長江中游商業功能區、中部旅游核心區)的目標,加快我省服務業疫后恢復發展,著力推進“一意見兩計劃兩工程”(《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服務業提速升級行動計劃(2018-2020年)》、《湖北省“互聯網+服務業”行動計劃(2019-2022年)》、《湖北省服務業“三千億元產業培育工程”實施方案》、《湖北省服務業“五個一百工程”實施方案》)落地落實,提出工作要點如下:
一、高站位部署服務業疫后恢復發展工作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高站位部署全省服務業疫后恢復發展工作,研究謀劃疫情結束之后迅速恢復服務業發展的各項舉措,進一步落細落實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業援企、穩崗、擴就業等工作。
1.及時研判新冠疫情對全省服務業的影響。組織各地各部門通過調查問卷、電話訪談等方式,深入分析疫情對服務業各行業產生的影響,準確研判全省服務業受損情況,適時提出調研分析報告供有關方面決策參考。(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2.研究出臺和組織實施疫后全省服務業恢復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對疫情影響進行調研分析評判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和組織實施支持全省服務業疫后恢復發展的政策意見,推動國家和省系列支持政策在全省服務業領域落細落實。著力止損復元,推進全省服務業重點行業有序復工復產復市;著力化危為機,促進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壯大。(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二、高標準編制服務業“十四五”規劃
加強規劃引領,進一步理清服務業發展思路,明確服務業發展重點,堅持創新發展、轉型發展、融合發展、集聚發展、開放發展的理念,高標準做好“十四五”時期各項規劃編制工作,完善“十四五”時期全省服務業“1+N+N”規劃體系。
3.綜合編制全省“十四五”服務業發展規劃。根據全省“十四五”規劃編制總體安排,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厘清全省“十四五”服務業發展的重點領域、主要工作思路和舉措,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全省“十四五”服務業發展規劃。(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
4.編制“十四五”服務業相關行業發展規劃。服務業行業規劃是全省服務業發展規劃的必要補充,是對全省服務業發展規劃的具體細化和完善。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特別是服務業重點行業相關主管部門,要主動作為,認真總結“十三五”相關行業發展成績、存在問題,把握行業發展趨勢,積極爭取將本行業規劃納入全省規劃體系的專項規劃目錄,并組織專業力量編制好本行業發展規劃,及時與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溝通、反饋有關進展情況。(責任單位: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
5.編制地市州“十四五”服務業發展規劃。地方服務業發展規劃是全省服務業發展規劃的具體延伸。各地要把本級服務業發展規劃納入當地整個規劃編制體系之中,組織專班編制好本地服務業“十四五”發展規劃。(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三、高質量推進服務業升級增效
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圍繞省委省政府“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戰略布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新時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產業〔2019〕1602號)、《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發改產業〔2019〕1762號)等文件精神,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構建優質高效、布局優化、競爭力強的服務業產業新體系,推動全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6.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結合湖北特色,在“推進建設智能工廠、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推廣柔性化定制、發展共享生產平臺、提升總集成總承包水平、加強全生命周期管理、優化供應鏈管理、發展服務衍生制造、發展工業文化旅游”等方面,積極培育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圍繞湖北產業基礎和優勢行業,重點加快原材料工業與服務業融合步伐,推動消費品工業與服務業融合深度,提升裝備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水平,積極探索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融合發展新路徑;充分發揮行業骨干示范效應,在技術相對成熟、市場競爭充分的領域,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和品牌影響力突出的行業領軍企業;引導高校、科研、咨詢、金融、投資、知識產權等機構發揮人才、資本、技術、數據等方面的優勢,發展新產業。(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廳,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7.促進生活性服務業提質升級。大力促進消費提質升級,積極改造提升傳統生活性服務業,打造中高端消費載體,開展質量提升、服務升級、品牌培育行動,加快發展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突出高品質、個性化要求,釋放潛在消費需求,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民政廳、省衛生健康委、省體育局,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8.促進新興服務業發展壯大。順應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應用和綠色發展的時代要求,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節能環保、文化創意、健康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為全社會提供更多個性化、豐富多彩的服務。(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9.促進農村服務業全面發展。順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重點圍繞健全農業社會化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強化典型示范引領,積極創新服務內容和方式,促進服務資源整合,持續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10.促進服務貿易發展便利化。順應國家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要求,發揮湖北自貿區引領作用,借鑒吸收其它自貿區成功經驗,大力推進服務貿易便利化。在積極推進服務業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的同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建立服務業企業“走出去”服務平臺,加快建筑服務、工程設計、服務外包等優勢行業走向全球,提高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構筑我省服務業對外開放新優勢。(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四、高效率推進服務業“五個一百”工程
以重大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品牌、領軍人才、示范園區為抓手,全力推進落實服務業“五個一百"工程。
11.推進100個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按照“策劃儲備一批、入庫建設一批、達效出庫一批”的原則,選擇100個左右業態先進、規模較大、示范帶動效應強的在建及新開工服務業重大項目,形成當年重點調度的服務業重大項目庫。對入庫重點項目,建立“一個重點項目、一名市級領導掛帥、一個部門牽頭、一套班子服務、一個方案實施”的“五個一”推進機制,由省直行業部門與市州政府共同推進落實。(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12.扶持100家服務業重點企業。按照服務業“三千億元產業培育工程”要求,在“金融、現代物流、研發設計和科技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商務服務、商貿服務、文化體育服務、旅游服務、健康養老和家庭服務、房地產”等領域,評選出100家服務業重點企業。建立企業聯系對接制度,采取召開座談會、書面調查等形式,梳理企業經營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會同相關部門協調解決。(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13.打造100個服務業重點品牌。建立以質量評價、市場評價、效益評價、發展評價和信用評價為主要內容的評價標準體系,遴選評審100個服務業重點品牌,培育壯大一批服務業品牌骨干企業。(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發展改革委,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14.培養100名現代服務業領軍人才。按照省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要求,在省域內從事金融服務業、現代物流業、科技與信息服務業、研發與設計、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服務外包、法律服務、人力資源、廣告創意產業、文化和旅游業、教育培訓服務業、家政和健康養老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領域工作的各類高端人才中,選拔培養100名服務業領軍人才。(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15.創建100個現代服務業發展示范區。啟動第四批服務業示范園區的申報認定工作,從服務業領域發展良好、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服務業集聚區中選取認定30家服務業示范園區。同時,對原認定的服務業示范區進行考核,對創建工作進展緩慢或創建成效不明顯的園區取消省級服務業示范園區資格,使服務業示范園區真正成為服務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在推動我省服務業集聚發展、創新發展方面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五、高要求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
進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制約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機制障礙,優化發展環境,激發服務業發展活力和潛力。
16.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全面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競爭、平等準入的市場環境。要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的前提下,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降低民間資本進入服務業行業的門檻,以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為抓手,推進多評合一、先建后驗、承諾審批等審批制度改革;充分運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和社會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發展改革委,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17.進一步拓寬服務業企業投融資渠道。充分發揮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等有關基金作用,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向服務業。進一步拓寬服務業發展融資渠道,支持金融機構創新適合服務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服務業重點領域企業的貸款扶持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通過上市和發行企業債券、短期融資融券、中期票據等進行融資。加快建立以服務業企業為主要對象的融資擔保網絡,為中小服務企業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責任單位:人行武漢分行、湖北省銀保監局、湖北省證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18.進一步推進各類服務業試點。抓好國家在我省布局有關服務業發展試點的重大機遇,在落實國家試點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一系列省級試點工作,特別是武漢市要在進入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中期評估前三名的基礎上,繼續抓好試點推進工作。各地要把試點區域培育成主導產業突出、服務功能強、輻射范圍廣的服務業中心,為加快形成服務主導型經濟結構探索路子、積累經驗。(責任單位: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六、高水平完善服務業推進工作機制
服務業推進工作是一項領域寬、覆蓋面廣、業態新、開拓性強的綜合性工作,必須建立完善工作推進機制,精心謀劃,周密部署,切實抓好協同聯動、形勢分析、評估考核以及重要工作落實等。
19.加強服務業工作協同聯動。強化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統籌協調作用,加強對全省服務業產業發展的統籌指導,建立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聯絡員工作機制,加大上下左右協同合作,逐步完善“發改統籌、部門聯動、地方落實”的推進機制,形成聯動合力,推進服務業提速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20.加強行業形勢監測分析。強化統計數據共享力度,建立起服務業形勢分析制度。部門之間數據要及時共享,互通有無。要深入基層、企業調研,做好服務業發展和政策落實情況的月監測、季分析、半年總結工作,對各行業、各地區服務業發展形勢及時預判預研,及時提出政策建議,當好參謀助手。(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統計局,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21.加強服務業評估考核。進一步完善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辦法,扎實開展市縣服務業發展評估工作,切實加強對服務業發展指標、重點任務、政策落實和項目推進情況的評估督辦,確保工作到位、任務落實、獎補明確,強化地方政府推進服務業發展的“責任人”意識,形成“爭上游”的良好發展氛圍。(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
22.加強其他工作任務落實。各地、各部門要加大各項工作任務推進落實力度,重點抓好服務業重大問題調研、重要政策研究制訂、重大改革事項謀劃推進等,繼續完善服務業統計制度、服務業發展評估獎勵制度、服務業標準化應用推廣制度、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聯絡員工作細則等制度,注重加強服務業業務培訓,形成統一領導、職責明確、分工合作、齊抓共管的服務業推進工作格局。(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服務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縣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