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計劃草案的報告
——在鄂州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鄂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書面報告鄂州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19年是鄂州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和經濟下行壓力日益加大的復雜局面,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與支持下,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落實“六穩”工作部署,貫徹省委“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競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穩中趨優的發展態勢。
(一)經濟發展穩健前行。堅持以高質量發展要求總攬經濟工作全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一是主要指標穩中向好。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8%。經濟發展速度進入全省第一方陣,主要經濟指標基本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二是發展質效不斷提高。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預計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突破4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17.6%,較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經濟效益穩步提升,稅比預計達到73.2%,較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扎實有效,政府債務風險評定為綠色等級,市本級政府債務安全率全省第一,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全省第三低。全面小康指數進入全國地級市百強,位列全省第4。三是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市場主體培育加快、活力增強,預計全市新增市場主體1.2萬余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1家,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批零住餐企業12家,新增重點服務業企業4家。
(二)三城建設初顯成效。一是航空城全面提速。機場報批全面完成,場道工程全面提速,走馬湖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基本完工,花馬湖水系綜合治理、S203省道改造、機場航油碼頭等配套工程同步推進,機場高速初步設計已完成、正在組織招標。臨空經濟區成功獲批,鄂州海關順利設立,綜合保稅區已完成規劃編制、即將申報。10平方公里航空物流產業園項目順利進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PPP項目庫,即將開工建設。臨空經濟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燕磯、楊葉安置小區一期工程建成,安置房分配工作有序推進。二是科學城布局加快。葛店開發區在全國開發區排名進位明顯。國家大科學裝置中科院精密測量科學實驗設施落戶我市,并獲國家發改委立項。國家網絡安全重點企業軟通科技落戶梧桐湖。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PET-CT取得國家生產許可證并獲全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金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榮獲第47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全年登記科技成果25項,促進技術合同成交190項,交易金額14.6億元。三是生態城深入推進。夏大湖水系連通主體工程竣工,三山湖至洋瀾湖生態補水工程建成并開始活水補給,武城湖水系連通工程全面開工。河湖長制度深入落實,梁子湖創建國家級示范湖泊工作全面啟動。充分釋放好山好水好區位自然稟賦,一批生態旅游、生態農業項目落地。鄂州梁子湖、梁子湖廟塘胡柚入選荊楚鄉村旅游十大主題線路,梁子湖區萬秀村入選荊楚鄉村旅游十大美景。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古村鎮·梁子島閉門會議。
(三)轉型發展基礎夯實。一是重大項目支撐有力。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21.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1.1%;17個省級“三類重大項目”完成投資81.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17.6%。中省資金爭取再創新高,發改系統累計爭取到位中省各類資金35.9億元,是去年同期的4.7倍,其中:爭取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出資24億元支持三安光電項目建設,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8.2億元支持機場工程建設。二是制造業加快提質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清理整治模具鋼企業29家。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加快,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5.6%。鄂鋼智慧鋼廠建設全面實施,生產線自動化、數字化水平快速提升,國內首個鋼鐵智能化經營管控系統整體上線成功。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一批光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項目落戶鄂州。投資120億元的三安光電全球首個大規模Mini/Micro LED芯片項目落戶,我市高端半導體產業實現零的突破。容百鋰電四期等新能源新材料項目投產,新能源產業集群正在崛起。三是現代服務業支撐作用持續增強。蘇寧云商、華中萬噸冷鏈港一期等項目竣工投產,三江港鐵水聯運示范工程投入運行,三江港綜合碼頭一期工程試生產,恒大文旅項目、富春網營物聯鄂東南供應鏈運營中心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我市成功入選第二批“中國快遞示范城市”,服務業發展工作榮獲“全省服務業發展突出貢獻單位”稱號。
(四)發展內生動力增強。一是武鄂協同不斷深化。武鄂共建共享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鄂咸高速“四改六”獲得核準正在加快建設,武陽高速鄂州段加快推進。武漢地鐵11號線葛店段開工,盾構機順利始發,我市成為第一個融入武漢通勤化軌道交通網的城市,也是省內首個建設地鐵的地級市。連接武漢地鐵11號線、13號線的武鄂市域鐵路(機場快軌)工程納入省級規劃,可研報告加快編制。機場高鐵、武漢地鐵30號線紅蓮湖段、梁子湖至江夏南北咀通道工程等一體化項目納入有關規劃。葛店開發區和臨空經濟區率先實現固話與武漢同網同號。在《武漢城市圈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2019-2035年)》省級戰略中,鄂州機場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充分凸顯。二是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市場主體滿意為目標,持續采取有力措施,努力補齊營商環境短板。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減稅9.4億元,降低企業用電成本6000萬元,減輕用人單位社保負擔1.3億元。完成市人大優化營商環境專題應詢,集中梳理和解決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詢問和審議報告交辦的營商環境突出問題事項441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簽署聯合激勵合作備忘錄,實現政務領域涉訴失信專項治理“清零”,幫助130余家失信企業完成信用修復。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平安鄂州建設成效明顯。三是“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3550+100”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企業開辦和不動產登記分別壓縮至1.5個工作日、2個工作日,水、電、氣報裝時限均壓縮50%以上。“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政務服務可網辦率達到99.6%。開通首批5個“一事聯辦”項目。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在全省率先公布了《鄂州市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2019版)》。
(五)長江大保護工作卓有成效。強力推進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三篇文章。一是生態修復取得初步成果。開展長江岸線整治,拆除江燕船廠等沿江違法建筑,樊口區域江灘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推進,一級保護區綠化已全部完成。開展湖泊整治,曹家湖—垱網湖水系連通二期工程、梁子湖水系連通工程有序推進。開展百里長港風光帶綜合整治,全面拆違7.9萬平方米。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綜合評估位列全省第一,全省十大戰略性舉措現場會在我市召開,獲省政府5000萬元專項獎勵。二是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全力推進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已基本完成59項整改任務。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在全省排位提升,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5%、降幅全省排名第二。污水防治工作取得進展,城東污水處理廠三期、葛華污水處理廠一期改擴建、花湖污水處理廠一期二階段相繼建成投產,余壽港、汀橋港、五丈港、新港黑臭水體整治目標已實現,全市地表水考核斷面和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開展土壤污染源頭預防工作,關改搬轉沿江化工企業5家,并啟動土地污染治理修復。三是綠色發展取得積極進展。鄂鋼集團投資近46億元實施綠色智慧城市鋼廠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在全省領先。鄂州電廠三期建成投產,完成環保投資14.2億元,采用國內最先進燃煤發電技術,主要綜合指標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投資40億元的葛店大健康產業園已啟動建設。
(六)城鄉融合發展步伐加快。一是城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實施控違查違“鐵拳行動”,國家園林城通過復檢,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排名實現再進位。啟動市群藝館新館改擴建工程。馬鞍山路、孫權大道及地下綜合管廊、東洋瀾湖濕地公園二期等市政工程穩步推進。投資8億元的老舊社區整治改造“40工程”,改造小區385個,惠及37萬居民,樹立了老舊小區整治改造“鄂州樣板”。“四好農村路”建設統籌推進,新建農村公路及提檔升級481公里,沼山鎮獲評全省“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汀祖鎮、太和鎮入選“擦亮小城鎮”省級首批試點鎮。二是產業融合發展提速。梁子湖區、華容區北部試點示范加快推進。休閑觀光等生態型農業融合發展,千秀谷生態農業休閑觀光園、四峰山鄉村風情體驗園、華容臺灣農民創業實驗園等3家企業被評為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華容區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區完成驗收,鄂城區與阿里巴巴達成農村電子商務戰略合作協議。九品香蓮等文旅綜合體項目有力推進。三是美麗鄉村建設順利推進。17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和61個整治村啟動建設。建成運行24座農村垃圾壓縮中轉站,所有行政村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全覆蓋。21個鄉鎮119個村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實施鄉村綠化行動,完成精準滅荒造林面積6773.5畝、防護林建設4972.9畝。農廁改造完成率全省領先。
(七)社會民生持續改善。一是脫貧任務基本完成。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扎實抓好國家、省反饋意見整改,實現13202名貧困人口脫貧,5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019%。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開展教育資助14173?人,資助金額3285.3?萬元;落實大病專項救治1185人,375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危房改造全部完成,飲水安全已全部得到保障。加強金融扶貧,全年發放扶貧小額貸款523筆、2474.7萬元。二是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實施就業促進工程,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去產能企業職工、被征地農民、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人群就業,實現新增城鎮就業2.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28%。實施援企穩崗政策,穩定崗位38439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落實創業擔保貸款7301萬元,帶動2156人就業。三是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教育品質持續提升,新改擴建農村幼兒園7所,完成市一幼整體改造工程,育才中學竣工并投入使用,西山小學遷建完成。醫療服務持續優化,市精神衛生中心建成投用,在全省率先完成“四化”鄉鎮衛生院、“五化”村衛生室達標創建工作。青少年健康管理成效顯著,我市作為唯一地方政府代表應邀出席全國首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高峰論壇并作經驗交流。四是民生保障統籌推進。落實抗癌藥物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確定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醫院、鄂鋼醫院、鄂州二醫院等4家醫院為抗癌藥物定點使用醫院。強化民生兜底保障,將城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1160元/月、860元/月。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啟動實施瀾湖、考棚社區“互聯網+居家養老”試點工作。
在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和經濟發展面臨多重困難情況下,取得以上成績實屬不易。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外部環境將更趨復雜多變,各種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經濟下行壓力不減,自身發展也存在諸多問題。主要是: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放緩,臨空產業發展剛剛起步;引領產業轉型的支撐性項目不多,產業集群效應尚未形成;營商環境總體不優,開放水平較低;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困難;社會民生和基礎設施短板依然突出。對此,我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務實的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和措施
2020年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堅持以“三城一化”建設為主抓手,加快推動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綜合物流樞紐、現代制造基地、重要市場節點、綠色發展示范、中部開放前沿,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促調惠防保”,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建議2020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經濟增長7.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力爭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空氣優良天數占比80%以上,主要地表水國控斷面達標率100%,全面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為確保以上目標的順利實現,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著力抓項目穩投資,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努力擴大有效投資。積極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堅持以“三城一化”建設為主抓手,圍繞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部地區崛起、“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策劃包裝和引進一批引領性、支撐性、功能性項目,加大綜合交通、高端制造、生態環保等領域投資力度,加強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支撐投資總量穩定增長。繼續實施“百企百億技改工程”,實現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3%以上,加快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推動投資結構持續優化。
加強重點項目支撐。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穩投資的重要基礎,常態化開展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定期拉練、現場評分,抓好2020年計劃實施的172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完成投資391.4億元。加快三安光電高端顯示芯片、容百年產7萬噸鋰電正極材料、普路福汽車零部件等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推動鄂州民用機場建設,加快飛行區場道工程、航站樓等機場工程建設,推動機場轉運中心、順豐航空公司基地等新開工項目建設,確保實現基本建成的目標。
強化項目服務保障。加大政策資金爭取力度,推動重點項目和金融機構、省級新興產業基金平臺精準對接,支持重大產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補短板工程建設。合理配置城鄉土地資源,持續加大低效用地、長期批而未供項目、僵尸企業用地清理回收工作力度,積極爭取擴大建設用地指標和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總量,緩解建設用地供需矛盾。做實昌能生態礦業平臺,合理合規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推動全市建設工程范圍內富余砂石土的統一處置、規范經營,保障重大項目砂石料供給。
(二)著力補齊民生短板,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按照貧困村出列、貧困戶脫貧“四個不摘”要求,著力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全面推動“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補短板工程建設。全面開展脫貧人口“回頭看”,強化防止返貧舉措,切實提升脫貧質量,堅決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千方百計穩定就業。深入落實就業優先戰略,按照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的要求,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以國家技能提升三年行動為契機,將培訓與就業結合起來,推動建設鄂州市民航維修實訓基地、大數據預處理和人力資源產業園項目。全面推行農民工工資“四項制度”,竭力遏制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加強就業領域重點風險監測、排查,有效應對失業和裁員風險。
加大公共服務供給。堅持以民生突出問題為導向,著力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加快民生工程建設。加快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及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完成城南學校新建、官柳小學改造以及城鎮小區配建幼兒園移交改造等任務,增加中小學和學前教育學位。進一步改善農村高中辦學條件,基本完成長江職院新校區建設。積極推動市兒童醫院建設,統籌謀劃鄂州市中心醫院臨空經濟區新醫院、市危急重癥救治五大中心建設,加快基層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建設。
提升社會保障能力。做好社保費率全省統一調整繳費基數工作,繼續推動全民參保計劃,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啟動3個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推進楠山康養集團等社會資本新建10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推動全市80%農村福利院實現公建民營或服務外包。完善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體系,加強困境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啟動市兒童福利院改造工程,推動村(社區)兒童之家建設。
(三)著力培育新動能,提升產業層次水平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把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搶抓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向鄂州延伸的重大機遇,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大力引進一批產業鏈高端的制造業項目。重點加快逸飛激光六維智造、南都新能源二期、鎧爾慷智能制造等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推動全產業鏈布局,加速打造光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集群。搶抓“5G”發展風口,啟動紅蓮湖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園建設,力爭鄂州工業互聯網二級節點建成投入使用,推動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技術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完善產業創新鏈,推動重大科技成果產業轉化,培育產業經濟新增長點。
促進服務業提質升級。突破性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速推動服務業與“互聯網+”、制造業的深度融合。重點加快華中萬噸冷鏈港二期、科創物流大數據和南都新能源研究院等項目建設,支持唯品會、蘇寧云商等重點企業加快發展,大力發展國際貿易、跨境電商等商貿業。開展生活性服務業質量提升、服務升級、品牌培育行動,加快恒大文旅項目建設,謀劃推動重點商業街區和重點商業綜合體提檔升級,改善消費市場供給。
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實施《鄂州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推進標準化優質特色蔬菜基地、精品花卉苗木基地、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建設。深入挖掘拓展“農業+”功能,發展農業新業態,支持發展休閑旅游、餐飲民宿、文化體驗、健康養老、康養醫療等休閑康旅服務業。重點推進“覓見桃花源”、兆恒田園等農旅融合項目。穩妥推進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全面完成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
(四)著力完善功能設施,增強發展承載能力
加快立體交通走廊建設。統籌推進空港、陸港、水港建設,實現鐵水公空無縫銜接、多式聯運。加快空港建設,推進機場快速通道、機場高速等工程建設,謀劃推進空鐵樞紐項目。加快陸港建設,依托三江港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重點推進鐵路物流基地二期(集裝箱鐵路專用線)等鐵路設施建設,加快吳楚大道東段、G106鄂州段改造、疏港公路等國省干線建設。加快水港建設,積極對接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協調推進長江“645”航道鄂州段整治工程,加快機場航油碼頭建設。
加快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圍繞打造和諧宜居、充滿活力、富有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加快馬鞍山路、吳楚大道、將軍大道等改造提升,推進孫權大道、馬鞍山道路及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快西山4A 景區創建,完成鄂州大劇院維修改造,建成市群藝館新館、市美術館、市非遺館并對外開放,啟動鄂黃大橋籃球公園等一批全民健身工程項目建設。加快東洋瀾湖濕地公園二期、樊口公園、葛店文體公園等生態園林景觀工程。繼續推進老舊社區整治改造“40工程”。
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加強智慧城市建設,確保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核,積極創建全省雙擁模范城,奮力奪取全國文明城市桂冠。持續深化“暢通工程”“雪亮工程”,全面推進派出所質量提升工程、智慧平安小區、視頻監控四期工程以及“智慧交管”建設,打造更高水平平安法治鄂州。加強基層治理服務能力建設,推進33個城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啟動智能化公交建設,加快新能源公交車替換,推進城鄉公共交通服務一體化。搭建智慧停車系統平臺,盤活停車位資源,增加停車泊位的周轉率和利用率。
(五)著力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激活發展潛能
構建對外開放平臺。創新臨空經濟區管理體制機制,實施管控性發展。高標準推進臨空經濟區道路、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10平方公里航空物流產業園PPP項目,初步構建“一港五區”發展骨架。加快申報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推動葛店開發區、臨空經濟區與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聯動發展,共享創新成果和政策紅利。推進三江港一類水運口岸建設,統籌謀劃機場口岸、綜合保稅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設施建設。創新海關監管模式,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
推進武鄂協同一體化發展。積極參與武漢新一線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加快推進武鄂協同和鄂黃黃聯動發展,合作共建長江大灣區。加快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鄂州段建設,與東湖高新區共同打造以芯屏端網為引領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推動鄂東地區轉型發展。積極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武漢地鐵11號線葛店段、鄂咸高速、武陽高速鄂州段等在建項目建設。全面推動和實施固話與武漢同網同號。啟動武鄂市域鐵路(機場快軌)、機場高鐵、武漢地鐵30號線紅蓮湖段、鄂州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和梁子湖至江夏南北咀通道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
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認真落實中央出臺的支持民營企業“新28條”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企業獲得感為檢驗標尺,大力實施“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針對我市營商環境的突出短板,聚焦企業關切的突出問題,圍繞放寬市場準入、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減輕企業負擔、提高政務服務效率等重點領域,開展“疏解治理營商環境堵點”專項行動。擴大營商環境第三方評價覆蓋面,力爭營商環境評價走在全省前列。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數字政府建設頂層設計,加快政務服務“一張網”和大數據中心建設。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提高企業投資便利化水平。健全信用“紅黑名單”制度,擴大實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范圍。
防范重點領域風險。規范政府投資管理,加強投資計劃與財政預算的統籌銜接,嚴格概算執行和造價控制。推動組建市城投集團、市昌達集團等市場化轉型改革,加快處置融資平臺存量債務資產,拓展市場化融資渠道,支持依托可經營性城市資源開展市場化運行,增強國有資本自身運行能力。做好銀行不良貸款處置、非法集資等涉眾金融案件穩定風險管控等工作,確保非法集資案件處置雙下降,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抓好保供穩價、儲氣設施和能力建設、安全生產等工作,確保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六)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田園鄂州
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深入實施長江大保護九大行動和十大標志性戰役,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促進長江鄂州段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加快實施精準滅荒、長江沿岸造林、河湖“清四亂”等生態修復工程。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推動農村小微水體納入管理范圍。深入推進梁子湖國家級示范湖泊創建,加快推進水系連通和退垸還湖工程,優化流域生態格局。抓好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保持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深化生態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實施生態價值指標交易制度,推進生態價值實現機制落地。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抓好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繼續實施“藍天保衛戰”,以揚塵和臭氧防治為重點,持續推進大氣污染物濃度和重污染天氣數“雙下降”,確保我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加強水污染防治,重點抓好流域水環境治理,加快推進長港河綜合整治,完成新港河道、高橋河太和港段綜合治理。強化黑臭水體和城鄉生活污水治理,推進飲用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加快梁子湖備用水源工程建設進度。推進土壤污染治理,加強對疑似污染土地的調查,推動對污染土地的治理和再開發利用。
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推進美麗鄉村示范村、整治村建設,打造“沿江、沿湖、沿山”美麗鄉村示范帶。全面完成“廁所革命”任務。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完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深入推進農業廢棄物綜合治理,推廣投入品減量化和清潔農業生產模式,著力解決農業農村污染突出問題。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推進“四好”農村公路、農村物流配送網建設。
(七)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謀劃高質量發展藍圖
奮力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聚焦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單位GDP用水量、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等突出短板,集中力量抓緊補齊短板,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完成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扎實做好“十三五”規劃實施的總結評估,對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前瞻性、關鍵性、深層次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研究提出我市“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建立規劃目錄管理體系,統籌推進市“十四五”規劃綱要、空間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編制工作。根據市委建議,開展專家咨詢論證,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加強與國家和省規劃銜接,確保編制出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的規劃,為全面建設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新鄂州,提供可靠的規劃保障和科學的政策指引。
謀劃“三個重大”重要支撐。牢牢抓住“三個重大”牛鼻子,圍繞增動能、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組織各級各部門加強謀劃,抓緊研究提出一批重大工程項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舉措,積極爭取納入國家和省有關規劃,增強“十四五”規劃的科學性、可操作性。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的決戰年,也是謀劃“十四五”時期發展的基礎年,做好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自覺接受人大的監督,廣泛聽取政協的意見和建議,堅定信心,克難奮進,為推動鄂州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而努力奮斗!
名詞解釋:
“三城一化”建設:航空城、生態城、科學城建設和武鄂協同一體化發展。
“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即“一芯驅動、兩帶支撐、三區協同”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一芯”指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成長型產業等“芯”產業集群;“兩帶”指長江綠色經濟和創新驅動發展帶、漢隨襄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三區”指鄂西綠色發展示范區、江漢平原振興發展示范區、鄂東轉型發展示范區。
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稅比:稅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
PPP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并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PET-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通過將PET與CT完美融為一體,由PET提供病灶詳盡的功能與代謝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確解剖定位,一次顯像可獲得全身各方位的斷層圖像,具有靈敏、準確、特異及定位精確等特點,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體狀況,達到早期發現病灶和診斷疾病的目的。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三類重大項目: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省委省政府督辦的重大產業項目、計劃新開工10億元及以上項目。
Mini/Micro LED:Mini LED指一種小型化的LED器件,是LED背光的升級版,利用數量極多的超小LED燈組實現背光效果,對比度效果更高、色彩感更強,還能滿足薄型化需求。Micro LED,即微小化LED,是新一代顯示技術的核心微器件,利用巨量轉移技術和矩陣技術生產的Micro LED顯示屏具有解析度更清晰、亮度更高、發光效率更好、功耗更低、壽命更長的特點,代表未來顯示技術的方向。
“3550+100”改革:企業開辦3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時間5個工作日、工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50個工作日以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縮短至100個工作日以內。
一事聯辦:指行政審批部門對涉及多個部門、多個辦理環節的業務進行流程再造、環節精簡,變“一事項一流程”為“一件事一流程”,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張表單申請、一套材料流轉、一個平臺審批”。
40工程:對中心城區40個老舊社區開展整治和改造工作。
“四好農村路”: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
“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四化”鄉鎮衛生院:建設標準化、業務規范化、管理科學化、運行信息化標準。
“五化”村衛生室:產權公有化、建設標準化、服務規范化、運行信息化、管理一體化標準。
穩促調惠防保: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等工作。
四個不摘: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危急重癥救治五大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和創傷中心。
長江“645”航道:指將武漢至安慶段航道水深提升到6米,武漢至宜昌段航道水深提升到4.5米。
雪亮工程:是以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為指揮平臺、以綜治信息化為支撐、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為重點的“群眾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過三級綜治中心建設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眾身邊,發動社會力量和廣大群眾共同監看視頻監控,共同參與治安防范,從而真正實現治安防控“全覆蓋、無死角”。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稱之為“雪亮工程”。
芯屏端網:芯片、新型顯示屏、智能終端、互聯網。
“十四五”三個重大:重大工程項目、重大政策措施和重大改革舉措。
027-87053558
在線咨詢